本科生(中外)

鲁东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发表日期:2014年03月04日 09:56 文章编辑:sisadmin 浏览次数:

鲁东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程,全力推进多科性大学的教学建设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教育创新理论”的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依据“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以提高本科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应用、重创新”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学分制改革,构建满足学生多种需求和个性发展需要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争取用2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建立起“按学科招生、分阶段培养”,学生在学科内自主选择专业和学习内容的人才培养新格局;从我校实际出发,结合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提供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建设内容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相应的人才培养基本规格

1.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学校发展的宏观环境,结合学校近几年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重点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规格和多类型的态势,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要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变化,应将培养多种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发展方向。

第二,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招生规模较大、省属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趋向基层化的现实情况,应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主要任务。

第三,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对我校更名为鲁东大学后“系多科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应在巩固和加强教师教育的同时,根据我省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逐步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特别要继续巩固和加强教师教育,把培养培训基础教育师资作为学校的主要任务”等方面的要求,考虑到学校的地方性和原有教师教育的优势与特色,应将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基础教育作为重要服务面向。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将我校现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概括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兼备,基础宽厚、专博结合,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

根据现阶段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应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个方面提出要求。

(1)知识结构:学生应掌握工具性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身心健康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工具性知识包括中外语言知识、信息获取技术和方法知识、科学研究方法知识等;科学文化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等;身心健康知识包括健身知识、身心保健知识等;学科专业知识包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方向知识和专业实践知识等。

(2)能力结构:学生应具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基本能力。学习能力即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表达和社交能力等;实践能力即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实际操作等能力;创新能力即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实验能力和研究能力等。

(3)素质结构: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法治意识等;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式、求实创新意识、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等;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包括专业意识、专业综合分析素养等。

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相辅相成、联系密切。知识是基础,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是提高素质的必要条件。只有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于学生的身心,并加以升华才能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设法让学生完成从知识到能力再到素质的转化。

(二)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

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真正将“因材施教,分流培养”落到实处,必须构建起“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多样化教育需求和个性发展需要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其基本思路是:进一步扩大“按学科招生、分阶段培养”的试点范围,并尽快在全校推广,让学生入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学科和专业的性质、特点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之后再选择专业;按照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在选择专业之前对学生实施宽口径的通识教育,确定专业之后再对学生实施多样化的专业教育。即结合学科特点,用前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对学生实施宽口径的文化基础和学科基础教育,用后两年至两年半的时间对学生实施专业教育和实践能力与素质提高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多种培养模式。例如:可以根据人才特点设计应用型、研究型和复合型等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培养渠道设计国内培养、中外合作培养等模式,根据人才培养体制可以设计四年制本科、五年制双学位、六年制本硕连读等人才培养模式,等等。结合我校实际,在现阶段可以探索和实施以下几种模式:

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直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该模式是让学生用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接受通识教育,奠定宽厚的基础;用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对学生实施专业教育,让学生掌握所修专业的基本理论、方法及相关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用半年至一年的时间进行专业实践,将专业实践课程学习与应用相结合,直接到用人单位参与实际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并结合专业实践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2.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而设计的。该模式实际上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类,考虑到教师教育在我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培养过程的特殊性,所以将其单独作为一种培养模式。教师教育人才的培养是要用四年的时间完成两个专业(学科专业和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学任务。用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进行通识教育,使学生打下广博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学科基础;用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一方面进行学科专业教育,使学生熟练掌握所修学科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达到精、深、透和融会贯通的程度,具备承担基础教育某一学科应有的学术水准,另一方面应按照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完成教育理论、教育技能和教育实践等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使学生具备承担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应有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用半年的时间进行教育实习,通过实习实现学科专业和教师教育专业的有机结合,并结合教育实习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另外,将教师教育专业与独立开设的教育学辅修专业(第二专业)融会贯通,二者相同课程可以相互借用,即修读某一学科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如果选择教育学作为第二专业,则两个专业内相同的课程只需修读一次,所得学分可以记入两个专业。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探索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为获得教师教育专业学士学位、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的学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让学生再利用2年的时间进行教育硕士课程的学习和教育硕士论文的撰写,完成学业任务可以获得教育硕士学位证书。

3.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学有余力、成绩优秀并有学习另一专业愿望的学生设计的。该模式要求学生在前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内接受通识教育,并取得优秀成绩;利用后两年至两年半的时间,在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第一专业课程的学习、实践,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同时,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选择第二专业并进行相应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完成两个专业学习任务的学生可以获得双专业毕业证书和双学位证书。

4.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为毕业后从事研究性工作和准备继续深造的学生设置的,适用于部分科研水平较高、研究条件较好的学科专业。该模式仍然要求学生在前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内接受通识教育;在后两年至两年半的时间里,主要是对学生实施基于研究性的专业教育,要充分考虑适应后续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在开设适宜深度的专业课程的同时,增加一些学科专业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方面的课程,使学生在深入学习精深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接受专业研究方法训练,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让学生具备接受研究生教育和从事研究性工作所应有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

5.中外合作培养模式

这是考虑与国外大学合作,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为准备留学接受国外大学专业教育的学生设计的,目前主要采取的是“2+2”联合培养方式。该模式要充分考虑学生出国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在前两年除了为学生设计通识教育课程,让学生打好学科基础之外,还应设计外语应用课程模块,包括生活用语和专业用语,使学生既要过语言关,又要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外语能力,为后两年出国进行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后两年到国外大学学习,学分互认,毕业时颁发两校毕业证书。

以上几种人才培养模式是结合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特点和我校学分制改革以及建设多科性大学的实际而拟定的,随着学分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将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大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并逐步朝着满足学生个性需要,自主选择专业、学习方向和学习进程的非固定模式方向努力。

(三)设计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的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特长、爱好,并结合社会的需要,自行设计成才方案。为此,必须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其总体框架为:搭建三个教育平台,构造多种课程模块,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更高效实用的教学内容。

1.搭建三个教育平台

根据学习内容可将大学教育分成三个部分,即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因此,在组织教学中可以相应搭建三个教育平台,即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实践能力与素质提高教育平台。通识教育平台课在前一年半至两年开设;专业教育平台课设在通识教育平台课之后,开课时间根据所选培养模式而确定;实践能力与素质提高教育平台课设置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与专业教育平台课交叉,也可以放在最后。

2.构建多种课程模块

以培养合格人才作为基本标准,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在三大教育平台基础上设置多种课程模块。课程模块的设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课程模块,以达到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为底限,按照人才培养基本规格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来设置;另一类是拓展课程模块,结合新构建的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学科专业和市场需求等的需要来设置。即:在通识教育平台上除设置思想教育课程模块、科学文化素质课程模块、语言信息技术课程模块、身心健康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等基本课程模块之外,还要结合“中外合作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相应的外语课程模块,结合“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科学研究基础课程模块等;在专业教育平台上除设置若干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多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之外,还要考虑学科专业前沿动态和学科交叉等内容设置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在实践教育平台上除设置实验、实习实训、实际操作等课程模块之外,还要设置创新性实践课程模块。总之,各学科在设计课程模块时,都要以人才培养基本规格为基础,既要围绕基本课程模块设计横向拓宽课程模块,为培养“宽口径”人才提供更广泛教学资源;也要设计纵向延伸课程模块,为不同潜质、有更高要求的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

3.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每一个课程模块内都要设计安排多门课程,形成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模块内课程的设置首先要科学分析各课程模块在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框架中的地位和设置的主要目的,明确与其它课程模块的区别与联系,确定达到人才培养基本规格要求应设置的课程;然后围绕已确定的课程安排相关的拓展性课程,每一个课程模块内设置课程的数量不能太少,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4.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最终还是要落到“教什么”和“怎么教”上,所以,必须依据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将教学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尽量缩小“学”与“用”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还要结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三、实施措施

(一)逐步推广并探索“按学科招生、分阶段培养”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总结中国语言文学类、数学类、心理学类等3个学科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06年将“按学科招生、分阶段培养”扩大到法学类、经济学类、电气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类、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管理类、交通运输类、土木工程类、音乐类等学科,争取2007年进一步推广,基本实现学生在前期按学科大类接受宽口径的文化基础和学科基础教育,后期根据市场需求从所在学科大类中自主选择专业的目标。以按学科招生为基础,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积极开展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从2006届新生起,在工科专业,法学、社会工作、艺术设计、广告学等应用性较强的文科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生物技术、应用心理学、水产养殖学、旅游管理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鼓励有条件的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开展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等的探索与实践,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二)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为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必须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本学期要完成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坚持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的原则,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增加应用性内容和实践性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岗位适应能力训练。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搭建“按学科招生、分阶段培养”的基本框架;二是在适宜的专业设计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方案;三是设计由教育科学类、学科教学类、教学技能类等课程组成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平台,为分流后选择教师教育方向的学生实施系统、严格的教师专业化教育;四是选择实力强、社会需求大的专业,设计第二专业教学计划。从而使人才培养过程进一步优化,为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奠定基础。

(三)全面推进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探索、实践、研究和创新。今年我校将启动新一轮教学改革立项研究工作,拟将人才培养模式及相关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内容及方法等改革作为重要的内容,予以重点考虑、重点支持。要充分调动各教学单位的积极性,参与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来。各教学单位要密切结合本单位的专业特点、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等,通过教学改革立项的方式,积极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推动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程的全面展开。

(四)进一步调整专业布局

我校近几年新上专业较多,而且主要是依托原有师范专业增设的,有些专业缺少学科支撑,难以提高建设水平,而且在学科通识课程设置中难以兼容。学校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并已开始专业布局的调整工作,成立了经贸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和管理学院。下一步要在做好新成立学院教学基本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强化教师教育专业的管理,逐步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创造条件集中安排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最后一年的教育理论、教育技能和教育实习等教学工作,加快学科专业整合和建设步伐,为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奠定基础。

(五)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有质量高、数量足的课程资源支撑。继续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在通过外引、内培加强校内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外聘范围,聘请社会各界人士,以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课程教学服务,争取到2007年为学生提供2600门以上的课程资源,其中至少有200门以上的课程实现教学资源网络化。

加快实验室建设步伐,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实验室逐步开放。有条件实施全面开放的实验室,可试行早八点至晚十点的“全天开放”、值班运行的管理模式;不同类型实验室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采用“定时开放”、“预约开放”、“阶段开放”等形式开放;各级重点实验室应带头开展形式多样的开放实验,积极推进实验室的全面开放。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巩固原有教育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与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联合,建立顶岗实习基地;在合理配置和优化校内实习和实训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校外实习空间,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联系,建立一批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逐步扩大岗位实习的规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锻炼机会。

(六)落实导师制

进一步完善导师制的有关规定。为本科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实行导师全程负责制;进一步明确导师的职责,强化导师对学生选择专业、课程等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我,选择最佳的成才途径;加强对导师工作过程的管理,把导师工作作为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内容之一,学校及各学院要定期对导师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七)强化教学管理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量将大大增加,为此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提高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今年将全面制定、修订教学管理文件,并于年底前完成;加大排课、选课和学籍管理相关教学管理软件的开发,配备先进的设备和高水平的教学管理人员,实现教学信息的网络化管理。

上一条:我校2014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会成功举行
下一条:鲁东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